欧美日韩不卡在线观看视频,亚洲最大成人综合电影 http://www.51zclw.cn 寶寶取名 公司起名 專家起名 周易起名 姓氏起名 Sat, 15 Apr 2023 11:12:16 +0000 zh-Han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8.2 http://www.51zclw.cn/wp-content/uploads/2023/04/2023042403580774.png 制度 – 寶寶取名網(wǎng) http://www.51zclw.cn 32 32 嚴繁體字?繁體興字怎么寫! http://www.51zclw.cn/archives/32067 Sat, 15 Apr 2023 11:12:05 +0000 http://www.51zclw.cn/?p=32067 來源:光明網(wǎng)-《光明日報》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作者:趙緒生(中央黨?!矅倚姓W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黨的建設教研部世界政黨比較教研室主任、教授)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堅持以自我革命精神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使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有力。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這一嶄新課題,將其作為新時代黨的建設具有全局性、開創(chuàng)性的工作部署,使全面從嚴治黨各項工作更好體現(xiàn)時代性、把握規(guī)律性、富于創(chuàng)造性,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

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基本規(guī)律,指引成熟的政黨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規(guī)律是事物發(fā)展過程中的本質聯(lián)系和必然趨勢,具有普遍性、客觀性和必然性。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基本規(guī)律之一就是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相結合,堅持以制度治黨、依規(guī)治黨建設組織嚴密、紀律嚴明、堅強有力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wěn)定性和長期性,能否成功構建起黨的建設制度體系,既是衡量政黨建設現(xiàn)代化程度的重要標準,也是考察政黨是否成熟的顯著標志。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完善全面從嚴治黨制度”,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堅持依規(guī)治黨,建立健全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全面推進黨的各方面建設的體制機制。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斷豐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體系,以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為抓手,探索新時代新征程上制度治黨、依規(guī)治黨的有效途徑。

全面從嚴治黨取得的成就經(jīng)驗,為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奠定基礎。新時代十年來,我們黨堅持問題導向,以自我革命精神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經(jīng)過十年不懈努力,管黨治黨寬松軟狀況得到根本扭轉,風清氣正的黨內政治生態(tài)不斷形成和發(fā)展。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六條重要經(jīng)驗: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相統(tǒng)一;堅持使命引領和問題導向相統(tǒng)一;堅持抓“關鍵少數(shù)”和管“絕大多數(shù)”相統(tǒng)一;堅持行使權力和擔當責任相統(tǒng)一;堅持嚴格管理和關心信任相統(tǒng)一;堅持黨內監(jiān)督和群眾監(jiān)督相統(tǒng)一。新時代十年,我們黨不斷深化對自我革命規(guī)律的認識,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從無到有、連點成線、織線成面、疊面成體,管黨治黨體系化程度不斷深化,為推動形成一個更健全更成熟的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奠定堅實基礎。

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實踐,要求以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為根本途徑。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大黨獨有難題”是當前黨的建設重大課題。中國共產(chǎn)黨既是擁有百年黨齡的老黨,又是擁有龐大規(guī)模黨員隊伍的大黨,同時也是在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長期執(zhí)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是世界上最大的政黨,大就要有大的樣子,同時大也有大的難處。把這么大的一個黨管好很不容易,把這么大的一個黨建設成為堅強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更不容易?!比鎻膰乐吸h永遠在路上,要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以自我革命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指出,大黨獨有難題集中體現(xiàn)為“六個如何”,即如何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如何始終統(tǒng)一思想、統(tǒng)一意志、統(tǒng)一行動;如何始終具備強大的執(zhí)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如何始終保持干事創(chuàng)業(yè)精神狀態(tài);如何始終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如何始終保持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破解大黨面臨的六個方面獨有難題的根本途徑,就是堅持制度治黨、依規(guī)治黨,以自我革命精神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

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內涵及定位

體系,就是一定范圍內或同類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內部聯(lián)系組合而成的整體。全面從嚴治黨體系是指全面從嚴治黨主體及其構成要素之間互動關系的一套系統(tǒng)。全面從嚴治黨體系既包括全面從嚴治黨主體及其構成要素之間的結構—功能配置的靜態(tài)系統(tǒng),也包括全面從嚴治黨主體及其構成要素之間形成輸入—輸出—反饋的動態(tài)系統(tǒng)。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全面從嚴治黨體系應是一個內涵豐富、功能完備、科學規(guī)范、運行高效的動態(tài)系統(tǒng)。

全面從嚴治黨體系作為一個總系統(tǒng),主要由核心體系、要素體系、結構體系、標準體系、責任體系等子系統(tǒng)相互作用而組合形成。全面從嚴治黨的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因此,全面從嚴治黨核心體系主要圍繞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體系展開。通過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tǒng)一領導,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構建全面的、系統(tǒng)的、整體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體系,充分發(fā)揮黨總攬全局、協(xié)調各方的領導作用。

全面從嚴治黨要素體系主要由各級黨組織、全體黨員和領導干部構成。全面從嚴治黨的基礎在全面。全面從嚴治黨體系既覆蓋了黨的中央、地方和基層組織,也覆蓋了全體黨員,做到管全黨、治全黨,同時把管黨治黨的重點聚焦于領導干部這一“關鍵少數(shù)”,不允許有任何游離于全面從嚴治黨體系之外的特殊組織和個人。

全面從嚴治黨結構體系主要指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總體布局。黨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明確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tǒng)一領導、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完善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guī)范體系、建設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堅持以嚴的基調強化正風肅紀、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zhàn)持久戰(zhàn)等作出重大部署,既涵蓋了黨的十九大確定的黨的建設總體布局七大板塊,同時又對七大板塊進行優(yōu)化組合、序位調整,使之更符合新時代新征程全面從嚴治黨新要求。

全面從嚴治黨標準體系主要指嚴的標準,堅持以嚴的標準提升全面從嚴治黨的質量效果。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在嚴。確定和執(zhí)行嚴的標準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所在。管黨治黨,必須嚴字當頭,把嚴的要求貫徹全過程、各方面,做到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習近平總書記對此提出明確要求,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一是抓思想從嚴,二是抓管黨從嚴,三是抓執(zhí)紀從嚴,四是抓治吏從嚴,五是抓作風從嚴,六是抓反腐從嚴。

全面從嚴治黨責任體系主要強調落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通過壓實責任督促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不斷提高履職盡責本領,以全面從嚴治黨新成效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全面從嚴治黨的要害在治,治的核心在于全面從嚴治黨責任落實,以強有力的責任機制提高全面從嚴治黨制度執(zhí)行力。2020年印發(fā)的《黨委(黨組)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規(guī)定》,為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體系提供了重要遵循。

以自我革命精神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

堅持系統(tǒng)思維、統(tǒng)籌規(guī)劃,加強全面從嚴治黨體系頂層設計。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關涉管黨治黨各要素各方面各環(huán)節(jié)。必須堅持系統(tǒng)思維、統(tǒng)籌規(guī)劃,把握處理好全局與局部、當前與長遠、集體與個體、宏觀與微觀、一般與特殊之間的關系,堅持從整體性、全局性、長遠性、高標準等方面加強頂層設計,避免單兵推進、零敲碎打、碎片化推進的思路和模式,統(tǒng)籌規(guī)劃考慮各層次各要素各系統(tǒng)之間的邏輯關系,提高站位、統(tǒng)攬全局、一體推進,構建兼具系統(tǒng)性、整體性、協(xié)同性、高效性特征的全面從嚴治黨體系。

堅持制度治黨、依規(guī)治黨,推進依規(guī)治黨和依法治國相結合。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本質是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推進管黨治黨的制度化規(guī)范化程序化,即旨在提高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科學化水平。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把制度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強調把制度建設貫穿管黨治黨的全過程各方面各環(huán)節(jié)。依規(guī)治黨既是制度治黨的核心,也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長遠之策、根本之策。黨中央把黨內法規(guī)體系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注重黨內法規(guī)同國家法律的銜接和協(xié)調,把黨規(guī)國法的制度優(yōu)勢轉化為治理效能。以制度治黨、依規(guī)治黨為重點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要更加突出體制機制的健全完善和法規(guī)制度的科學有效,更加突出運用治理的理念、系統(tǒng)的觀念、辯證的思維管黨治黨建設黨。

堅持系統(tǒng)集成、協(xié)同推進,形成全面從嚴治黨體系整體合力。系統(tǒng)集成是把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各個子系統(tǒng)集中合成一個總系統(tǒng),通過有機協(xié)調、整體優(yōu)化從而發(fā)揮整體效益。協(xié)同推進是把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內容、對象、責任、制度等各方面實現(xiàn)銜接貫通,形成相互配合、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優(yōu)勢互補體制機制。為此,應堅持內容上全覆蓋,把全面從嚴治黨貫穿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制度建設、反腐敗斗爭的各方面;堅持對象上全覆蓋,面向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做到管全黨、治全黨,重點抓住“關鍵少數(shù)”;堅持責任上全鏈條,依據(jù)黨內法規(guī)壓實各級黨委(黨組)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黨委書記把抓好黨建作為第一責任、第一政績,各級紀委要擔負起監(jiān)督責任,敢于瞪眼黑臉,勇于執(zhí)紀問責;堅持制度上全貫通,用制度促進全面從嚴治黨體系貫通聯(lián)動,真正把制度治黨、依規(guī)治黨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光明日報》( 2023年02月03日 11版)

]]>
鄭姓女孩取名字大全集?鄭姓女孩取名字大全集2個字! http://www.51zclw.cn/archives/28489 Sat, 07 Jan 2023 10:24:07 +0000 http://www.51zclw.cn/?p=28489 唐朝,有一個懷孕女子鄭氏,生產(chǎn)前做了一個夢,她夢見一個巨人給了她一桿秤,并對她說,拿著這個,將來必定稱量天下。女子大喜,心想,看來我馬上要生的是個兒子,以后一定能做大官。

沒成想,她生下來的卻是個女孩,鄭氏心中不快,但是看著女兒可愛的模樣,透著一股子靈氣,甚是惹人憐愛。

鄭氏把女兒摟入懷中,逗弄著她:“小乖乖,你以后真的能做大官嗎?”女兒也咿咿呀呀地應和著母親。

若干年后,在唐朝的宮廷上出現(xiàn)了一位女宰相,她的名字叫上官婉兒,她就是鄭氏之女。那個夢果然應驗了。

上官婉兒是一個女官,聰慧多才,深得武則天的喜愛,并得到了重用,在宮中制誥多年,被人們稱之為“巾幗宰相”。

在男權嚴重的封建社會,女子想要在朝廷為官其實是挺難的一件事,像上官婉兒能做到宰相的位置,是得益于女官制度的存在。

那么,女官到底是干什么的?是只有武則天時期才有的嗎?她們和后宮嬪妃有什么區(qū)別?下面就為大家一一解讀這些疑惑。

一、女官制度起源于先秦

根據(jù)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最早的女官制度出現(xiàn)在先秦時期。

商代的時候,女性就廣泛參與國事,她們在軍事、政治、宗教等領域都有涉足。比如女將軍婦好,她就是有史料記載以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政治家和軍事家。

到了周朝,婦女的地位逐漸降低,同時男權越來越強勢。女性所能出任的職權范圍逐步縮小,她們也僅僅是幫助天子管理私生活和宗教典禮活動。

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xiàn)了我國最早的女官雛形,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這是《禮記》有記載的最完備的后宮女性職務。

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的女官制度在這個時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只是人們大多把女官制度嬪妃制度混為一談,她們都同屬于天子的女人,雖然女官是官員,但是人們更習慣于把她們歸結到嬪妃那里去。

到了秦朝,女官制度更加完善,秦始皇建立了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夫人、長使、少使等級的后妃體制。這樣的劃分雖然進一步明確了后宮等級,但是在具體職責上還是不清不楚。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女官制度有了重大變化。

這時候的后妃官職劃分更加細致,分工也更加明確。首次建立了三夫人、九嬪制度,類似于男性官員的三公九卿制。

不僅如此,還在皇后之下設立了左、右昭儀來進行事務的輔佐。除了把嬪妃位份和職責細化分工外,還設置了“女職”,并且每一個“女職”都有官品,高的有二品,低的有五品,各在其位各司其職。

這一次的變革,是首次將嬪妃和專職女官區(qū)分開來。一直到隋唐時期,女官制度才逐步走向成熟。

二、女官制度興盛于隋唐

隋朝時期的后妃體制是根據(jù)《周禮》來建立的。在這段時期,女官的主要職責是負責內廷婦女的禮教管理工作,同時還要掌管嬪妃們的侍寢事宜,以及一些祭祀活動等。

而且,這些女官不僅要負責管理后宮事宜,有時候還需要幫助皇帝處理政務,甚至還要起草文書等事項。

到了唐朝基本沿用隋朝時期的女官體制,沒有出現(xiàn)太大變化,甚至女官的地位比之前更加重要。

唐書》有記載說,唐太宗登基時的各種文書制定就是專門由女官完成的。由此可見,此時女官制度已然獨立出來。

女官雖然與嬪妃們區(qū)分開來,但畢竟只是后宮制度的一個補充,職責范圍也僅限于后宮之內。她們不能干涉朝政,也不能像男性官員那樣立于朝堂之上。

但是,到了武則天掌管朝政時,女性官員可以與男官員一樣在朝堂上發(fā)表言論,參與討論,甚至做出決策。文章開頭提到的上官婉兒,她不僅可以前往大理寺辦案,甚至可以直接處理百官的奏章。

三、女官制度衰敗于明清

任何事物,到了頂峰時期就會走向逐步衰亡,女官制度也不例外,到了明朝逐漸走下坡路。

朱元璋在位時,一直沿用前朝留下了女官制度,他還是比較重視女官隊伍的建設,從銓敘任用到履責,都有一套嚴格規(guī)定。

他這樣重視女官制度,有兩個目的,一是強勢的女官群體可以壓制住后宮嬪妃勢力,二是重用女官可以防患宦官專權。

但是,朱元璋死后,朱棣否定了老子的那套制度,逐漸開始重用宦臣,到明朝中晚期都是宦官把持朝政,女官存在的意義已經(jīng)名存實亡。

清朝時,女官制度與滿洲舊制之間是有沖突的,而且清朝設立內務府管理皇家內務事宜,女官更是沒有了存在的意義,所以清朝是沒有專職女官的。

雖然在清朝女官制度還一直存在,但是基本沒有了權力職能,只是空有一個名頭放在那里。

四、寫在最后

如今,女官制度早已退出歷史舞臺,雖然它只是男權制度下的一個產(chǎn)物,但是在某種程度上,它讓古代女性有機會施展才華和能力,并且在歷史發(fā)展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在“男女平等”的今天,有更多的女性享有和男人們同等的社會地位,也有更多的女性在政治、經(jīng)濟、科學、文化等領域嶄露頭角,“巾幗不讓須眉”美好話題一直在上演。

]]>
從頭窮到尾,明朝為什么沒有闊過? http://www.51zclw.cn/archives/11014 Wed, 14 Sep 2022 23:16:10 +0000 http://www.51zclw.cn/?p=11014 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闖王李自成率軍攻破北京城,崇禎皇帝自縊殉國,大明王朝走到了歷史的盡頭。導致明朝滅亡的原因有很多,但歸根結底只有一個字,那就是:窮。

許多人都知道明朝末年內憂外患,天災人禍輪番上場,由此才造成了國庫空虛,民窮財盡的局面。然而這只是真相的一部分。事實上,明朝從立國之初到最后滅國這二百多年時間里,一直沒有闊過。那些所謂大明盛世充其量也就是當時的百姓還能填飽肚子。而造成明王朝長期處于溫飽線和貧困線上下的惡果卻是從明朝開國時候就已經(jīng)種下了。

明朝立國后不久,明太祖朱元璋便派出官員到各地巡視糧食生產(chǎn)情況,固定各地的稅收額度。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明朝全國田賦收入達到了322789900石。朱元璋覺得這么多收入根本花不完啊,于是他就宣布北方各省新開墾的田地永不起科。自此,定額稅收便成為了明王朝的一項基本制度,國家的收入和百姓需繳納的稅糧基本就限定在了一個固定額度。

朱元璋統(tǒng)治時期,百廢待興,國家處于冉冉上升階段,所以他看到的是一片大好局面。既然朝廷用度已經(jīng)完全足夠,那就沒必要加重百姓的負擔。從政策制定的初衷來看,朱元璋顯然是考慮到百姓切身利益的。然而世界上唯一不變的事情就是變化,歌舞升平的局面不可能一直延續(xù)下去。等到后來明王朝遇上一些天災人禍,定額稅收制度的弊端便很快顯現(xiàn)出來。死板僵硬的財政制度不僅沒給百姓減負,反而進一步加重了百姓的負擔。具體后果涉及面太廣,沒幾萬字說不清楚,本文就不詳細展開了,大家可以參考一下計劃經(jīng)濟的結果就能明白。更何況明朝時期與計劃經(jīng)濟時代在科技文明等方面都存在極為懸殊的差距,所以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朱元璋在位時期還大力推廣寶鈔作為流通貨幣。然而沒學過經(jīng)濟學的洪武皇帝不怎么明白通貨膨脹的惡果,只看到幾乎零成本的紙幣的好處,于是瘋狂發(fā)行。從《太祖實錄》的記錄來看,僅在1390年,朱元璋賞賜出的寶鈔就達到了9500萬貫,而這一年的朝廷收入按當時寶鈔的價格折算只有2000萬貫。無限度發(fā)行寶鈔自然造成了惡性通貨膨脹,結果就是寶鈔變成了一文不值的廢紙,百姓省吃儉用積攢下的一點老本也在惡性通貨膨脹中灰飛煙滅。

明朝官員的工資收入很低,而且還經(jīng)常不足額發(fā)放。各機構部門的日常管理費用也都維持在一個極低水平,比如一個縣只有四個正式官員,分別是:知縣、縣丞、主簿、典史。如果每個明朝官員都能擁有極高的道德操守,并且不辭辛勞地高效工作,那這套制度興許還能玩得轉。可是人會沒有私心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所以明朝的這套又要廉潔又要高效的制度很快就被狠狠打臉了。

首先是預算不足導致部分政府職能喪失,行政效率低下。該修的設施沒人修,該管的事情沒人管,結果又導致社會經(jīng)濟進一步下滑。其次是官員和吏員的合法收入根本不夠維持日常開支,因此導致了從上到下貪污腐敗橫行的局面。由于不合理的財政制度造成朝廷也沒有余糧,不可能讓官員實現(xiàn)高薪養(yǎng)廉,因此只能對官員的貪污腐敗采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態(tài)度。

除了上述原因外,明朝在政策制定上的漏洞還有許多。比如軍隊冗員、吃空餉情況嚴重;人口大幅度增長后,勞動崗位沒有相應增加;土地兼并導致納稅人口越來越少……明朝皇帝大多都是碌碌無為之輩,他們既無魄力,也無能力去改變祖制中那些早已不合時宜的政策,結果就導致大明王朝一代不如一代。明朝亡于1644年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在有這么多漏洞的情況下,他們竟然能延續(xù)到1644年才滅亡。

參考文獻:《明實錄》、《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