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拼音】
qián dù liú láng
【釋義】
意思是去了又來的人。
【出處】
唐朝詩人劉禹錫《再游玄都觀》:“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p>
解釋:玄都觀偌大庭院中有一半長滿了青苔,原盛開的桃花已經(jīng)蕩然無存,只有菜花在開放。
先前那些辛勤種桃的道士如今哪里去了呢?前次因看題詩而被貶出長安的我——劉禹錫又回來了??!
【近義詞】
劉郎前度 再作馮婦 重作馮婦
【反義詞】
無
【成語故事】
唐朝時期,著名詩人劉禹錫,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jiān)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
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jù)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在唐文宗大和二年,劉禹錫回到長安,心中感慨,十四年前,劉禹錫在長安為官,因為支持革新,得罪了當時的宰相武元衡,被武元衡報復,無奈只能離開長安,逃離至嶺南。而后武元衡去世,劉禹錫在嶺南待了十四年,十四年后再次回到長安,心中感慨,寫了一首詩《再游玄都觀》:“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詩詞的大意是:玄都觀偌大庭院中有一半長滿了青苔,原盛開的桃花已經(jīng)蕩然無存,只有菜花在開放。先前那些辛勤種桃的道士如今哪里去了呢?前次因看題詩而被貶出長安的我——劉禹錫又回來了啊!
詩人桃花比新貴,種桃道士則指打擊當時革新運動的當權(quán)者。這些人,經(jīng)過二十多年,有的死了,有的失勢了,因而被他們提拔起來的新貴也就跟著改變了他們原有的煊赫聲勢,而讓位于另外一些人,正如“桃花凈盡菜花開”一樣。而桃花之所以凈盡,則正是“種桃道士歸何處”的結(jié)果。劉禹錫重提舊事,對武元衡等顯然是一種嘲笑和鞭撻。
后人根據(jù)這首詩總結(jié)出“前度劉郎”一成語,指那些去了又來的人。
【造句舉例】
1.王明對公司來說是前度劉郎,三年前他在這里做過會計主任,這次是經(jīng)理叫他回來的。
2.之前被別的公司挖人,他就離開了,后來感覺被騙后,這個前度劉郎又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