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屆高考語文
高頻文言實(shí)詞(中?)
(摘自試卷中??嫉?22個重點(diǎn)文言實(shí)詞)
一起奮斗高考吧!
【第6天】
68.伐:
①功勞。例如: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
②自我夸耀,炫耀。例如: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69.矜:
①慎重,莊重。例:聞來覓婿,或自矜持,唯有一郎坦腹臥如不聞。(劉義慶《世說新語》)
②憐憫,同情。例如:愿陛下矜愍愚誠,聽臣微志。(晉·李密《陳情表》)
③驕傲,夸耀。例如:公亦以此自矜。(歐陽修《賣油翁》)不矜不伐
70.靖:
①安靜。例如:(袁聿修)為政清靖,不言而治。
②安定,平定。例如:靖難:平定叛亂。
71.鞫(jū):審問,追究。例如:不經(jīng)鞫實(shí),不宜輕用刑。(《新唐書·李朝隱傳》)
72.亟:
①jí急,趕快。例如:趣(促)趙兵亟入關(guān)。
②qì屢次。例如:亟請于武公。(《左傳》)
73.執(zhí):
①捉拿,拘捕。例如:宋人執(zhí)之。(《左傳》)
②握,持。執(zhí)手相看淚眼。引申為:持有某種主張。例如:唯瑜、肅執(zhí)拒之議?!度龂尽侵鱾鳌?/span>
③掌握、控制。 引申為主管,主持。例如:執(zhí)政。
④執(zhí)行,施行。例如:執(zhí)法。
74.兼:兩倍。/兼道:以加倍的速度趕路。兼旬:二十天。
75.敕:
①皇帝的命令(后泛指命令)。例如:手把文書口稱敕。(白居易《賣炭翁》)
②告誡,囑咐。例如:又推之以訓(xùn)敕其子姓。(清·汪琬《傳是樓記》)
76.戢(jí):
①感念。例如:彥深任用,銘戢甚深。(《袁聿修傳》)
②收斂,止息。例如:愿將軍少戢雷霆。(《南史·虞寄傳》)
【戢翼】⒈斂翼停飛。⒉比喻歸隱不仕。⒊泛指停止不前。
77.掩:乘人不備而襲取或逮捕。例如:于是上使使掩梁王。(《史記·彭越傳》)
78.乖:違背,不協(xié)調(diào),不一致。例如:內(nèi)外乖者,可亡也。(《韓非子》)
79.捐:
①拋棄,舍棄。例:乃捐金于野,而遠(yuǎn)尋師學(xué)。(《后漢書·烈女傳》)(成語:細(xì)大不捐)
②除去。例如:捐不急之官。(《史記·吳起列傳》)
80.忤:觸犯,抵觸。例:每以直言忤物。(《南唐書·常夢錫傳》)
81.尚:
①自負(fù)。例如: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漢書·張衡傳》)
②匹配。特指娶帝王之女。例如:[卓王孫]自以得使女尚司馬長卿晚。
82.修:美好。例如:居邑屋至不見敬,是吾德之不修也。(《史記·游俠列傳》)
83.次:
①臨時駐扎和住宿。例如:師退,次于召陵?!蹲髠鳌べ夜哪辍?/span>
②按順序排列。鱗次櫛比。
③等次,排列上次一等。其次。
【第7天】
84.幾個通假字
卒:同“猝”。例如:夫民安土重遷,不可卒變 。(《三國志·魏書》)
禽:同“擒”捕捉。例如:將軍禽操,宜在今日。(司馬光《資治通鑒》)
陳:同“陣”列陣,排列。例如:陳而待敵。
爭:同“諍”,直言進(jìn)諫。例如:朝無爭臣,則不知過。(《漢書·蕭望之傳》)
罷:同“?!逼?,疲乏。例如:丁壯苦軍旅,老弱罷轉(zhuǎn)餉。(《史記·高祖本紀(jì)》)
指:同“旨”意旨,意圖,意思。例如: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史記·屈原列傳》)
85.易:輕慢、輕視。例如: 客請與予對局,予頗易之。(錢大昕《弈喻》)
86.秩:
①官吏的俸祿。例如:所得秩俸,盡用市藥。(《隋書·循吏傳》)
②官吏的官階、品級。例如:璽書勉勵,增秩一等,賜縑百匹。
【秩滿】官吏任職期滿。
87.儻:
①或許、可能。余聞光黃間多異人……不可得而見,方山子儻見之歟?(蘇軾《方山子傳》)
②倘若,假如。樂毅儻再生,于今亦奔亡。(李白《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88.辟
①bì征召。例如:連辟公府。(《后漢書·張衡傳》)
②同“僻”。例如:秦國辟遠(yuǎn)。(《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③同“避”。例如: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風(fēng)雨也。(《殽之戰(zhàn)》)
④大辟bì:殺頭之罪。同“重辟”。
⑤辟易:退避。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shù)里。(《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
89.差:
①同“瘥”,(chaì)病愈。例如:叔父言汝中風(fēng),已差乎? 同義詞:瘳。
②稍微,略,大致。例如:(賈)逵差度(估計(jì))遠(yuǎn)近,聚為二十七堡。
90.率
①shuài楷模。例如:刺史,……一州表率也。(《漢書·何武傳》)
②shuài副詞,大致,一般。例如:進(jìn)謀者率以為是。(賈誼《治安策》)
③shuài副詞,一律,一概。例如:有諸少年出與為禮,率十三四歲。
④lǜ一定的標(biāo)準(zhǔn)和比率。例如: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史記·商君列傳》)
⑤計(jì)算。例如:郡各以口數(shù)率,人歲六十三錢。(《漢書·高帝紀(jì)》)
91.害:忌妒。例如:上官大夫與之爭寵,而心害其能。(《史記·屈原列傳》)
92.徇:
①示眾。例如:車裂以徇,滅其宗族。(《史記·秦始皇本紀(jì)》)
②巡行;帶兵巡行所占領(lǐng)的地方。例如:籍為裨將,徇下縣。(《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
③掠奪地盤。徇鎮(zhèn)江、丹陽、丹徒、金壇。
93.徠:
①lái招徠,使之來。例如:徠三晉之民,使之事本。(《商君書》)
②lài慰勞。例如:高祖引孝孫、胄玄等,親自勞徠。(《隋書》)
94.報:
①給回信,答復(fù),特指皇帝對臣下奏章的批復(fù)。
②報答;報復(fù)。
95.收:逮捕。例如:帝以奮違詔,敕收下獄。(《后漢書·張奮傳》)
【第8天】
96.錄:
①總領(lǐng)。例如:亮以丞相錄尚書事。(《三國志·諸葛亮傳》)
②收取,逮捕。例如:王安期作東???/span>,吏錄一犯夜人(違反夜行禁令的人)來。
③采納,采取。例如:屢為丞相言,雖懇不見錄。(韓愈《送諸葛覺往隨州讀書》)
④記得。例如: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孔雀東南飛》)
⑤簿籍。例如:金石錄/言行錄
⑥記載,抄寫。例如:錄功而與官。(《韓非子》)
97.系:
①拴縛,拘囚。例如:方其系燕父子以組。(歐陽修《伶官傳序》)
②牽掛。例如:眷顧楚國,系心懷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98.銜:
①用嘴含。例如:外有八龍,首銜銅丸。(《漢書·張衡傳》)
②包含,含有。例如:銜遠(yuǎn)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范仲淹《岳陽樓記》)
③藏在心中。例如:銜悲畜(通“蓄”)恨兮何時平。(蔡琰《胡笳十八拍》)
④懷恨。 例如:景帝心銜之。(《漢書·外戚傳》)
99.抗:
①抵御、抵抗。例如:安能抗此難乎?
②匹敵,相當(dāng)。例如:分庭抗禮
③剛正不屈?!丁粗改箱洝岛笮颉罚骸俺踔帘睜I,抗辭慷慨,上下頗驚動?!?/span>
④通“亢”。高 例如:抗聲高歌
【抗表/抗疏】上書直言。例如:愬抗表自陳。(《舊唐書》)
【抗禮】行對等的禮。
【抗言】1.高聲說話。2.對面交談。
【抗顏】臉色莊嚴(yán)不屈。
100.韙:是,對的。例如:帝韙其言。(《新唐書》) (認(rèn)為……是對的)
[鏈接]冒天下之大不韙:不顧天下人的反對,公然做罪大惡極的事。
101.識:
①zhì“志”,記住。例如: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蘇軾《石鐘山記》)
②zhì“幟”,標(biāo)記,記號。例如:公拆襖,出珠授之,封識宛然。
102.嫌:
①疑惑,疑忌。例如:兩小無疑猜。
②仇怨,仇恨。例如:于是璋收斬松,嫌隙始構(gòu)矣。
③厭惡,不滿意。
103.貸:
①借入或借出。
②推卸。例如:責(zé)無旁貸。
③饒恕,寬容。例如:嚴(yán)懲不貸 汝罪且死,今姑貸汝。(高啟《書博雞者事》)
104.?。?/span>
①厲害,嚴(yán)重。即疾劇,留屯毋行。
②復(fù)雜,繁難。裔天資明察,長于治劇。
③巨大。秦王數(shù)平劇寇,功冠天下。
④迅速。(秦)二世而亡,何其劇也。
【第9天】
105.括:
①結(jié)扎,捆束。例如:先生如其指,內(nèi)狼于囊,遂括其口,肩舉驢上。
②包容,包括。例如:有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賈誼《過秦論》)
③搜括。例如:其江南諸州,人間有船長三丈以上,悉括入官。
106.堪:
①經(jīng)得起,忍受。例如:疲憊不堪。
②可以,能夠。例如:不堪設(shè)想。
③勝任。例如:帝數(shù)嗟嘆,以為才堪宰相。
107.踵:
①繼承,沿襲。例如:豈知身后乃有弟婦以女子而踵兄公之余烈乎!
②至,到。例如:[許行]自楚之滕,踵門而告文公。(《孟子》)
③跟隨,追隨。例如:吳踵楚。(《左傳》)
【旋踵】轉(zhuǎn)足之間。形容迅速。例如:紛華始滿眼,消釋不旋踵。(王安石《雪》)
108季:
①排在最后的。例如:伯、仲、叔、季。
②一個季節(jié)或朝代的末了。例如:漢季失權(quán)柄,董卓亂綱常。
[鏈接]旬:十天。一個月分上、中、下三旬。
【浹旬】十天。浹:干支計(jì)時,天干從甲到癸輪一遍為浹。【兼旬】二十天
109.合:
①應(yīng)該。例如:只合把清濁分辨。(《竇娥冤》)
②兩軍交鋒。例如:自始合,而矢貫余手及肘。
110.理:
①治理,整理。例如:阿姊聞妹來,當(dāng)戶理紅妝。(《木蘭辭》)
②法官,司法衙署。獄官。
111.詎:
①副詞,表示反問,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的“難道”、“哪里”。例如:華亭鶴唳詎可聞?
[鏈接]文言中表示反問的詞:豈、烏、庸、詎、獨(dú)、寧、其、顧、得無……乎
②連詞,假如。例如:詎非圣人,不有外患,必有內(nèi)憂。(《國語·晉語》)
112.濟(jì):
①過河,渡。例如:同舟共濟(jì)。
②成。例如:夫濟(jì)大事必以人為本。(《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③幫助,接濟(jì)。例如:為求援救,以濟(jì)其患。/扶危濟(jì)困
④有利,有益。例如:臣身已許此城,不敢少規(guī)避,但必求濟(jì)封疆。(《明史·張春傳》)
113.敝:
①壞,破舊。例如:敝帚自珍;侯生攝敝衣冠,直上載公子上座。(《史記·魏公子列傳》)
②困乏、疲憊、衰敗。例如:民生凋敝。
③對自己或自己一方的謙稱。例如:敝姓。
④通“蔽”遮蔽。
114.向:
①副詞,從前。例如:尋向所志,遂迷不復(fù)得路。(陶淵明《桃花源記》)
②連詞,假如,假使。例如:向吾不為斯役,則久以病矣。(柳宗元《捕蛇者說》)
③剛才。例如: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第10天】
115.俾:使,讓。例如:乃俾一介行人撫巡外域。(成語:俾眾周知)
116.無:無論。例如:然天下無賢與不肖,知與不知,皆慕其聲。(《史記·游俠列傳》)
117.弊:①破,壞。例如:乘弊車,駕駑馬。(《晏子春秋》)
②困乏,疲憊。例如:曹操之眾,遠(yuǎn)來疲弊。
③弊病、害處。例如:成語:興利除弊。
④有害的。例如:變更天下之弊法。(王安石《上皇帝萬言書》)
⑤通“蔽”蒙蔽,欺騙。例如:朋黨比周而弊主。
118.庶:
①差不多。例如:晉其庶乎?(晉國差不多能治理好了)(《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②表示可能或期望。例如: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諸葛亮《出師表》)
③百姓,平民。
④家庭的旁支。與“嫡”相對。
【庶幾】①差不多。例如:庶幾乎民有瘳乎。(百姓差不多能得救了。)②可能或期望。例如:庶幾戮力上國(為國家效勞)。(曹植《與楊德祖書》)
119.渠:
①代詞。他。例如:渠會永無緣 (《孔雀東南飛》)
②首領(lǐng)。例如:順甫畫策誘誅其渠,率數(shù)人而散其黨,使歸耕。
【渠魁】敵軍大頭目,首領(lǐng)?!度龂萘x》第八八回:“ 孟獲乃南蠻渠魁,今幸被擒,南方便定;丞相何故放之?”
120.洵:副詞。誠然,確實(shí)。例如:洵美且異。(《詩經(jīng)·鄭風(fēng)》)
121.赍(jī):攜帶;拿著。例如:陰遣謀士,赍持金玉以游說諸侯。(《史記·李斯列傳》)
122.賚(lài):賞賜。例如:撫軍亦厚賚成。(《聊齋志異·促織》)
123.餉:饋贈、贈送。例如:有童子以黍肉餉,殺而奪之。(《孟子·滕文公下》)
124.贐:贈送的路費(fèi)或財物。例如:贐送一無所取。(《梁書·楊公則傳》)
125.貲:
①通“資”。資料;錢財。例如:母家素豐,貲產(chǎn)八百萬。”(《后漢書·劉盆子傳》)
②計(jì)算;估量。例如:一日則損不,貲況積日乎?(《晉書·傅玄傳》)
126.預(yù):通“與”,參與。例如:參預(yù)新政者,猶唐宋之“參知政事”。(《譚嗣同》)
127.麾:
①指揮作戰(zhàn)的軍旗。例如:近者奉辭伐罪,旌麾南指?!保ā冻啾谥畱?zhàn)》)
②通“揮”,指揮。例如:操方麾軍回戰(zhàn)馬超?!保ā稐钚拗馈罚?/span>
128.怙:依;憑借。例如: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jīng)·小雅·蓼莪》)
129.銜:
①心懷;隱藏在心里。例如:聞汝喪之七日,乃能銜哀致誠。(《祭十二郎文》)
②懷恨;對人心懷不滿。例如:有指摘其詩文一字者,銜之次骨,或至相毆。(《劉東堂言》)
130.恚(huì):惱怒,發(fā)怒
131.攘:
①偷盜;竊取?!睹献印る墓罚骸敖裼腥巳杖疗溧徶u?!?/span>
②容納;忍受?!冻o·離騷》:“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span>
132.序:按次序排列。《美猴王》:“一個個序齒排班,朝上禮拜?!?/span>
133.繹:找出頭緒,探究?!睹魇贰ね跏厝蕚鳌罚骸叭绽[舊聞?!?/span>
134.輸:交出;獻(xiàn)納?!端问贰ゎ亷燈攤鳌罚骸皩挶认?,免代輸,咸便安之?!?/span>
因篇幅限制暫時分享這么多,這幾天會持續(xù)更新,你的關(guān)注和點(diǎn)贊是對小編的最大鼓勵![可憐][可憐][可憐][贊][可愛][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