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即便是河南人,也有很多不知道“信球”的正確寫法。我特意查了詞源,才知道應(yīng)該是這樣寫“囟(xin)球”。
“囟”,亦作“?”,《說文》“頭會腦蓋也”,《集韻》“思晉切”,音為信。特指囟門(頭頂上方前中的位置)也說囟子。剛出生的小孩的“囟門”是會動的,長大后,那塊頭蓋骨會慢慢變硬。
如宋·梅堯臣 《景純以侍兒病期與原甫月園為飲》詩:“?肥頂瘦裁青玉,鉆鑿商聲五音足?!焙笠浴柏丁毙稳萆担愃朴诒狈椒窖灾械摹吧荡箢^”之意,如“囟樣”?!柏丁弊謫斡米餍稳菰~,即傻意。如:“我覺得你可囟”。
“傻”字與“囟”同源,《說文》不載,產(chǎn)生于宋代(始見于《類篇》)。聲旁本從“夋”,讀若“唆”,將部首“厶”改為“囟”,以與“俊”相別?!扒颉?,本作“?”,以生殖器作俚語。常與其他詞連用,如“二?”,“去?”,“?樣”等?!?”字作臟語的意義已經(jīng)弱化,故常寫作“球”。故“囟”“?”二字連用形容傻貌。語氣已經(jīng)弱化,故常作“囟球”,與“傻帽”相當(dāng)。
這個(gè)詞語現(xiàn)在很少用于罵人了,已經(jīng)變成一種兄弟伙伴之間的戲稱,也用于夫妻情侶之間打情罵俏的“愛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