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一個五金店店面的位置不怎么好,有些還偏,一開就是十幾年。也沒看見過五金店有倒閉的現(xiàn)象,菜市場附近的五金店,小區(qū)門口的五金店,建材市場的五金店等等。平常的生意都很冷清,別的周圍的店換了一家有一家,你是不是沒聽說過五金店有倒閉的嗎?你知道背后的賺錢原因嗎?今天我就來簡單地解說。
五金店是低成本高利潤,別看他平時生意冷清,沒什么客流量,卻一年能賺幾十萬。因為五金店是一個倉庫加服務站,每一個人到五金店買東西的目標買了就走,沒有人把五金店當做商場逛的,這樣開個五金店就省去了裝修費用。沒有人因為你的五金店裝修不漂亮,就不來你店做生意。五金店不需要做活動促銷,沒有人因為買一把螺絲刀買一送一,就會多買一些。
你知道五金店的利潤有多高,五金店有50%的利潤,甚至還可能達到100%以上,甚至還會翻十幾倍。比如五金店的螺絲,進價是按斤計算的,但賣出去是按件數(shù)計算的,一個螺絲幾毛,一斤螺絲賣出去就有幾十塊了。五金是低利潤高回報,貨源不會過期,即使你一次性進貨,也不怕積壓,今年賣不完,明年還可以賣,說遠一點孫子還可以繼續(xù)賣。
一個開五金店的老板,都有一個客戶源,機修工、維修工、水電工、還有包工頭,裝修公司等等貨源銷售渠道,加上店里附帶維修服務。五金店是低成本高利潤,還有穩(wěn)定的客戶群。這才是一門真正的悶聲發(fā)大財?shù)纳狻4蠹矣X得這門生意好嗎?我覺得想要開店的朋友,我是推薦做這門生意風險比較少,但是做什么生意都有風險,前期要做市場鉆研調(diào)查,還要去別人的五金店跟進去學習,了解背后賺錢的門道有啥途徑?最重要的一點不是誰想開就開的五金店,最起碼自己要懂的什么型號?什么產(chǎn)品的名字?還要熟悉各種各樣的五金,型號、用途等等,甚至還要學會電動工具維修。
五金店是一個不起眼的賺錢的營業(yè),有眼光的老板,他是通過各種渠道留意商機。
最后,看起來不起眼的五金店生意。生意冷清,還能屹立不倒,還有這么多的門道,的確不簡單。要找到正確的經(jīng)營之道,你才能在這個商業(yè)立足。
]]>這3年,做生意的老板,10個里得有8個長白頭發(fā)。
天天坐那刷耍手機,一天也沒幾個人來買東西,可人家不僅不倒閉關(guān)門,一年還能掙個幾十萬。
但話說回來,憑啥五金店這么賺錢呢?
沒人會閑著無聊逛五金店,所以五金店根本不需要裝修。
而消費者去五金店,目的就是買需要維修或者替換東西,不會因為今天螺絲買二送一,就多囤兩個螺絲,所以五金店也不用搞什么促銷,這又省了一筆。
當然了,靠省錢是發(fā)不了財?shù)摹?/p>
別小看螺絲、釘子一類的東西,毛利率甚至比煙草還高,至少是50%以上。
比如說釘子,進價是10塊錢10斤,一斤有25個左右吧,但賣的時候最便宜也要2塊1個,足足翻了5倍多。
而且螺絲這類五金玩意兒,有過期一說嗎?2003年進的貨2023年也能賣。
除了賣螺絲,還能上門呢。
好多東西你買完不會安呀,所以五金店會對接裝修隊、維修工,在中間賺差價,而這些裝修隊呢,反過來又是五金店大客戶。
再往大點說,目前我國整個五金機電建材行業(yè)的市場規(guī)模,有4萬多億。
這是什么概念?
是化妝品市場的10倍多。
可這么大個市場,靠的卻是街邊犄角旮旯的五金店。
好好看看,這才叫悶聲發(fā)財?shù)男袠I(yè)??!
]]>關(guān)注世界杯的國內(nèi)球友們,應該對昨晚韓國隊后防線的表現(xiàn)會很驚艷,正是依靠后防線的出色發(fā)揮,逼平了烏拉圭隊
但對于國內(nèi)球友很容易分辨的后防線隊員,卻是歐美媒體與球迷的噩夢,因為韓國隊這條后防線,在他們眼里著實“分辨不出來誰是誰”
可能有的網(wǎng)友不信,那么咱們先拿下面這兩位孿生美女舉例,如果在不提前告知的情況下,你能分辨出來誰是姐姐,誰是妹妹嗎?
我們先來看看韓國隊昨晚的首發(fā)后衛(wèi)和門將名字:金承奎、金珍洙、金英權(quán)、金玟哉、金紋奐。
咱們換個角度,從國外網(wǎng)友的角度來看看首發(fā)陣容圖:
全叫kim
那么請問,誰是kim?
我在想球員在賽場上會不會出現(xiàn)這么搞笑的一幕:
A:快,kim防衛(wèi)有漏洞,找準機會突破
B:哪個kim?
A:你前方左手邊正在摳鼻子那個啊
這是因為在英文中,習慣稱呼對方的“姓”,所以KIM(金)就是這5人唯一的代號了
這樣對于英文為主的球員,5個KIM,誰是誰?完全已經(jīng)分不清楚了!
誰是蜘蛛俠
更神奇的是,這5位KIM,在昨晚的比賽中,表現(xiàn)的也都很穩(wěn)定
賽后獲得了幾乎一樣的評價分數(shù)!
在些,我要提醒在后面要面對韓國隊的球隊,你們都要小心了,一定要提前給這家“五金店”的店員全部重新起名,不然全部都要中了這招迷魂陣!
]]>
本文作者/姜天涯 顧 箏
五金店不稀奇。
但在店門一打開老板就蹭蹭掉血的梧桐區(qū),那就有點意思了。
以淮海中路、武康路為原點,點評顯示周圍1公里有10家五金店。雖然不起眼,但看店鋪數(shù)量,卷力堪比咖啡店。
我們有一個強烈的好奇:這么卷的業(yè)態(tài),既不給人消費欲望,小紅書怕是一家都看不上,又要直面高昂的鋪面租金,老板們怎么活???
01
雖然有一點跌落“神壇”,不再像兩年前那樣,時時擠成徐匯“城隍廟”,但武康路的人氣還是在的。
最佳取景點有人在拍婚紗,路邊總有好看的男女在拗造型。
而時髦出片的店里永遠有人在兜逛。
在大眾點評上搜武康路,近一半店面集中在咖啡館、西餐店、冰淇淋店等餐飲業(yè)態(tài),還有就是服裝店、香薰店等。
店面如潮水,有時奔涌潮漲奔向某一個熱門行業(yè),有時又退去。
有的店面換手頻率很快。湖南路武康路口的轉(zhuǎn)角店面去年還是賣椰子凍的網(wǎng)紅店,今年已經(jīng)變成了咖啡店。
變中也有不變。武康路上有家店已開了20多年,但熙攘的人流和它無關(guān)。
左邊這家不起眼的小店在武康路上開了二十多年
連著幾次,騎車經(jīng)過武康路時,都會看到徐建華在自家店門口閑晃著。
由于外墻整修,店面所在的大樓搭著腳手架,完全遮住了店招的位置。不過即使露出來也沒有區(qū)別,因為這家店沒有店招,也沒有名字。
店門左邊是優(yōu)秀歷史建筑銘牌,右邊是打著公牛招牌的“五金建材”四個字。
走近看才知道,這是一家賣五金建材的小店。
如果不是兩年前寫武康路的時候采訪過徐建華,很可能注意不到這家五金店,畢竟點評上也查無此店。
它屬于武康路上絕對的異類。和同一條街其它有著玻璃落地窗、設(shè)計風的店鋪相比,五金店沒有裝修。
硬要說的話,就是真·工業(yè)風——在有限的空間里塞滿貨架,然后用超級收納術(shù)擺上貨品,一種《夢想改造家》的極致演繹。
▼
不到10平方米的店面里,層層疊疊塞滿了各種各樣的貨品。
雖然徐建華的店只有9.8平方米,卻塞入了以千計的小物件。
6層的貨架一直延伸到天花板,貨架上擺滿了各種燈泡、燈管、膠帶。
柜臺上方掛著各式插座、開關(guān)、晾衣架、電池、手電筒、自行車鎖、果蔬刨刀,選品頗雜。
店里既有五金配件,也有一些生活小百貨。
但再低調(diào),這畢竟是一家位于武康路的店。這個沿街鋪面明年月租金要漲價到2萬元。
“我們這個,上了1萬的房租就難了。”合同簽到年底,徐建華準備退租了。
20年前,徐建華隨著福建老鄉(xiāng)來上海做五金店生意時,四處去看店面。
他們當年看上這里的市口,并不是現(xiàn)在所看重的“網(wǎng)紅經(jīng)濟”,而在于周邊居民多,同類的店少。
2020年11月徐建華的五金店(最左),武康路的人流與它無關(guān)。
這個店面并不很理想,它不像在武康路另一頭(現(xiàn)在老麥咖啡館旁邊)的位子,能輻射淮海路那些高層小區(qū)。
但好在店面小,價格便宜,兩三千元的月租金是徐建華當時所能負擔的最大金額。
“那時30平方米、三四千元(月租金)的地方多得很,但我當時結(jié)婚后在老家造了房子,沒錢了?!?/span>
房東是對上海老夫婦,雙方相處得不錯,除了剛進場時簽過合同外,后來一直沒有續(xù)簽過。
租金以一條平穩(wěn)的曲線上漲到現(xiàn)在的七八千元。
美團小哥來借充電寶,這也是小小五金店的營收來源之一。
只是現(xiàn)在武康路飛漲的租金讓房東家人覺得現(xiàn)在的租金實在太低,徐建華理解這一點,但漲到了這個尺寸,他做不出來。
“像我們這種店,大概能有30%多的利潤。我的價格肯定比網(wǎng)上貴,否則做不了。但也得是實價,否則人家不急用,就不要了?!?/span>
正說著急用,就看到一個急急匆匆騎著小黃車來的中年男人。
“老板,拿根75(mm)的管子,4米長的?!?/span>
徐建華像變戲法一樣從隔壁的倉庫里拿出一根很長的白色塑料管。
“多少錢?”
“65(元)?!?/span>
男子把管子扛上肩,騎上自行車飛快地走了。
中年男人扛著管子,急匆匆走了。
在這短短的兩分鐘交易時間內(nèi),我們只了解到他在高安路給人家裝修,缺了管子,緊急來買。
當天,從早上六七點開門到中午,算上這65元的管子,徐建華共做了300多元的營業(yè)額。
就這?就這個營業(yè)額,武康路的這家五金店是怎么活下來的?
“我不是靠這個店做生意的。”
活下來的秘密張貼在小店窗戶上:水電維修,門鎖安裝。
玻璃窗上的廣告貼紙,透露了老板如何維持生計的秘密。
“我靠上門給人維修東西,家里水電、安裝我都給他們做,什么東西壞了我就拿什么東西去,(否則)我們這種門店生意怎么做得起來?”
前一天,徐建華去幫人家安裝吸頂燈,兩個燈,收160元。這樣的維修安裝生意是玄學,有時忙不過來,有時一家都沒有。
但這個隱藏技能還是讓徐建華穩(wěn)穩(wěn)地守住了店,靠這家小店的生意養(yǎng)活了家庭。
“我們這個地方,太多(生意)沒有,很平均的,和打工一樣,就是比打工自由點?!?/span>
02
公眾號“三明治”發(fā)過一篇文章《四年后,我們重新書寫上海五原路》。
作為曾把工作室設(shè)在五原路上的公眾號來說,他們對這條路很熟悉:
“作為上海市中心一條安靜的文藝小馬路,它見證了最早一波初代‘網(wǎng)紅’店鋪的生與死,也孕育了文化、建筑、音樂、電影等各類型創(chuàng)意工作室,掀動文化潮流?!?/span>
五原路上,左手裁縫店,右手咖啡店。
五原路和旁邊的烏魯木齊路有類似的氣質(zhì),既文藝時髦網(wǎng)紅,又有充分的本土生活氣息。
五原路上有水果店、洗衣店、裁縫店,還有兩家?guī)缀踬N隔壁的五金店。
五原路上,這兩家五金店幾乎比鄰而居。
五原路205號的“五金店”已經(jīng)開了30多年了。是的,又是一家沒有起名的五金店。
五金店老板們的隨意和實用主義在取店名這件事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不過,老板說之前店是有名字的,叫“申佳”。前幾年從五原路123號搬過來后就不取名了。
沒有店名,大概是梧桐區(qū)五金店的“特色”之一。
“那邊做了27年,這邊4年,總共31年了?!?/span>老板是浙江人,“五原路”的上海話發(fā)音非常標準。
據(jù)他介紹,16個平方米的店面,房租萬把塊。
“我也可以搬掉的,但附近的客戶送貨就不方便了?!?/span>
這家五金店里也堆滿了各種商品
這家五金店的“生存秘笈”是手頭有一批公司客戶,比如周圍的丁香花園、東湖賓館。
“店開得早,附近單位都來找我們采購,幾十年做下來了?!?/span>
如果單靠周邊居民的生意,維持起來就會比較難,畢竟居民來買的常常會是一些小東西。
在我們采訪的時候,有一個阿姨過來:“這只螺絲好配伐?矮凳后面的螺絲掉了?!?/span>
街坊鄰居來買東西,哪怕是一根螺絲釘,老板也認真對待。
老板找了一圈,對比了一下:“屁股沒這么大,還長了點?!?/span>
這單生意沒成功,老板還是熱心拿著卷尺幫阿姨量了一下,告訴她螺絲的尺寸是“6mm”,阿姨準備自己去網(wǎng)上配一個。
“生意難做肯定難做的,外面都難做。附近都是老居民,很多都認識的,我們服務要到位?!?/span>
離開“五金店”,往前走兩步,就是一家“美林五金門窗”店。
這家五金店從店名可以看出,還兼做門窗生意。
店名再次直白地說出了小店的“生存之道”。
其實這家店的主業(yè)是做門窗、玻璃,五六年前才開的五金店。
“反正總有人在家的,就順帶做五金店生意,好減輕點房租壓力?!?/span>
和隔壁五金店老板所說的一樣,“這里房租都不會便宜的,1萬元左右”。
老板娘熊阿姨很明確地說,像他們只做散客生意的,只開五金店是不能負擔房租的。
在店鋪后面廚房做飯的家里人嘟噥了一句:“現(xiàn)在連保生活費都保不過呢,不要說房租了?!?/span>
老板娘的認知很明確:“我們這是應急店,如果東西能等的話,大家就在網(wǎng)上買了?!?/span>
正說著,一個居民拿著一根長長的燈管來配:“壞脫了,網(wǎng)上買來不及。”
一個居民來配燈管應急
03
襄陽南路咖啡館密度之高,幾乎是走幾步就有一家,遠超武康路。
但這不妨礙老地方面館、重慶雞公煲、水果店、菜店、排骨年糕、蘋果花園這樣市井氣十足的店,夾雜在咖啡館之間。
襄陽南路上既有不少咖啡館,也不乏市井氣息。
除此之外,還有一類“五金電器”店。
以襄陽南路、永康路路口為原點,點評顯示附近1公里范圍內(nèi)有15家五金店。
這算是襄陽南路的一大特色——9年前,襄陽南路、復興中路口的現(xiàn)代電子城,是電器特賣場,售賣近萬種大小家電、通訊、廚衛(wèi)、裝潢、五金產(chǎn)品。
電子城關(guān)張之后的商場租鋪,有一部分選擇繼續(xù)留守在襄陽南路上。
于是,襄陽南路上的五金店們多少帶著“現(xiàn)代電子城”的基因,除了五金,兼售各類電器。
位于326號的“小丁五金電器”,店鋪有十六七平,月租金1萬多。
小丁五金電器是襄陽南路上眾多五金店中的一個
店名里的小丁,其實有兩個人,丁大哥和丁二哥,江西人。
店的一邊屬于丁大哥,他的柜臺上寫著“手表換電池,配剃須刀網(wǎng)和充電器”。
柜臺里東西很雜,還有太陽鏡、老花鏡、手電筒、收音機、毛衣去球器。概括來說,就是小百貨。
剩下的一半屬于丁二哥和妻子李阿姨。
“因為店租貴嘛,自己親戚朋友在一道做,分攤一點?!崩畎⒁陶f。
屬于丁二哥的這邊,除了五金配件,還有各色小家電。
五金店半邊擺著各式水龍頭、蓮蓬頭、熱水器、脫排油煙機、老式灶臺,還有電飯煲、電風扇等小家電。
我們好奇,究竟會有誰,會在五金店現(xiàn)買老式灶臺。
李阿姨反問了我們一句:“你不要問我,你看附近的房子就知道了?!?/span>
“這是老居民區(qū)要的。新房子要的不是這種?!?/span>
住在附近的阿姨爺叔來配水龍頭上的一個小零件
采訪間隙,丁二哥騎著電瓶車回來了,這天早上,他剛?cè)ジ浇b了一個灶臺。
之后還有一戶位于東諸安浜路的老客戶要上門安裝,也是灶臺。
丁二哥忙著去給老客戶安裝灶臺
“(今天)第二個了,都是前幾天講好的?!彪娖魃庖彩切W,畢竟不可能每天都有人要換灶臺脫排。
“生意淡的時候,一周一個也有的。有時候一周幾個。說不清楚?!倍《缯f完,又趕著去裝灶臺了。
04
小丁五金店朝北一個街區(qū),還有兩家五金店。其中,襄陽南路225號的老板娘,是丁大哥和丁二哥的親妹妹。
丁小妹也是2013年從現(xiàn)代電子城搬過來的。15平方米不到的店面,月租金1萬元。
店名原是“愛奔五金電器”,老板娘說做店招的師傅漏掉了“五金”二字。
和小丁五金店一樣,丁小妹的“愛奔電器”除了五金之外,還有種類繁多的小百貨。
殺蟲噴霧、舊式固定電話、鬧鐘、雨傘、老式電飯鍋、燒水壺、放大鏡、臺燈、耳機等等。
丁小妹的五金店里商品種類繁多
“以前我們在現(xiàn)代電子城里面,做得比較專一,就做五金配件什么的,沒有這么雜。”
但開了門面店后,總有居民會問出新的品類。
隨著實體經(jīng)濟越來越難做,更多的sku,才能滿足附近居民的需求。店里的東西越來越多,越來越雜。
有位阿姨跑過來問有沒有窗簾夾賣,店里的小百貨就是這樣變多的。
丁小妹的丈夫,1996年就來上海了。最開始在西藏北路的跳蚤市場做五金材料。
算起來,今年45歲的丁小妹也在這個行業(yè)20多年了。
她見證了周圍做五金的同行,越來越少。
先是電子城撤柜,“攤位全都分散掉了,人家有些不做了,有些到外地去了,有些回老家了”。
五六年前的城市整治,消失了一批沒有證照、處在違章建筑中的五金店。
丁小妹馬路對面,曾經(jīng)也有一家五金店?!八粚儆跔I業(yè)房,是打開的一扇窗。現(xiàn)在都恢復原樣了。就從那一年,少掉很多店了?!?/span>
2017年至2018年,丁小妹感覺到生意走了下坡路,沖擊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
然后是疫情。
這一連串的沖擊,讓這個街區(qū)的五金電器店越來越少。和丁小妹隔著一個虹口年糕團的“惜緣五金”,全店正在清倉中。
旁邊另一家“惜緣”五金店正在全店清倉
老板娘在電子城做了3年、襄陽南路門店做了9年之后,準備回老家了,回去照顧婆婆。
而最新的改變,來自可能的動遷?!跋尻柲下芬獎舆w。他們說永嘉路那邊也有房子要動遷?!?/span>
眼看著生意越來越冷清,現(xiàn)在的營收只能勉強維持著自己和女兒的生活。丁小妹感到,未來是不確定的。
“我們也不知道,反正做一天算一天?!?/span>
“混得下去混,混不下去,也有可能回老家,或者干別的?!?/span>
05
我們一共采訪了7家五金店。每一家都是10年+老店。
老板們來自福建、浙江、江西,他們在實體經(jīng)濟尚且蓬勃的年代,選擇在上海以五金為生。
愛奔電器邊上,另一家五金店和它只相隔一個門面。
他們的選址邏輯,不是要選燙金地段,畢竟這里的人流也不屬于他們。
他們只是剛好選擇了上海的某個街區(qū)。而后街區(qū)更新,業(yè)態(tài)變更,有了更為時髦的店,更為時髦的人。
那些看起來令年輕人看不懂的五金店,只是繼續(xù)堅守在這里罷了。
李阿姨看著襄陽南路商店的變化:“有的開了一年不到,就又換老板了。有的投資下去都賺不到錢,就退掉了。”
但李阿姨感覺到,下一個要被換掉的可能是自己。
“都快要撤了,都維持不下去。同行都了解同行,都維持不下去了?!?/span>
- END -
寫稿子:姜天涯 顧 箏/
拍照片:姜天涯 顧 箏/
編稿子:韓小妮/ 寫毛筆:楊 卓/
做圖片:二黑/
拿摩溫:陳不好玩/
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允許請勿轉(zhuǎn)載
請給我們留言,獲取內(nèi)容授權(quá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