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禹貢》曰:冀州土白壤,
兗州土黑墳, 青州土白墳, 揚州土涂泥, 荊州土涂泥,豫州土惟壤下墳壚, 雍州土黃壤,徐州土赤戠墳, 梁州土青驪。
《洪范》曰:五行,其五曰土,土爰稼穡,稼穡作甘。
《尚書帝命驗》曰:土者,金之父也。
《周書·作雒》曰:周公作太社於國中,其壝東青土,南赤土,西白土,北驪土,中央以黃土,將建諸侯,鑿其方一面土,苴以白茅,以土封之,故曰裂土。
《詩》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周禮地官上》曰:太司徒辯十二土名,以相民宅,知其利害,以任土事。
《禮記》曰:范金合土,以為臺榭。土弊則草木不長。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廣厚,載華岳而不重。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骨肉斃於下陰為野土。
蔡邕《月令章句》曰:色別曰土。
崔寔《四民月令》曰:正月雨水中,地氣上騰,土長昌撅,陳根可拔。
《春秋元命苞》曰:土為言吐也,言子成父道也,氣精以輔也。陽立於三故成生,其立字十夾一為土。
《春秋繁露》曰:天有十端,其土為之一端。
《春秋考異郵》曰:后族專則土踴。
《論語·里仁》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
《家語》曰:孔子曰:堯以土德王而尚黃,黃,土之色也。食土者無心而不息。宰我問於孔子曰:"聞鬼神之名而不知其所謂,敢問。"孔子曰:"人生有魂氣,有魄氣,氣也者,神之盛也。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魂氣歸天,此之謂神。"
《漢書·張釋之傳》曰:"文帝拜釋之為廷尉,人有盜高廟坐前玉環(huán),文帝怒,下廷尉治,奏當棄市。上大怒,釋之頓首謝曰:"假令愚民盜長陵一抷土,陛下復何以加其法乎?"
《后漢書》曰:朱浮與彭寵書曰:"亦猶河濱之人,捧土以塞孟津。"
《魏志》曰:魏明帝起芳林園,建昭陽殿,公卿以下至於學生,莫不展力,帝乃躬自握土以率之。
《后漢書》曰:高昴父次同語人曰:"吾四子皆五服,我死后,豈有人與我一鍬土邪?"及次同死,昴大起冢,對之曰:"此老平生畏無一鍬土,今日被壓,竟知之否?"
《白虎通》曰:土在中央,中央者,主吐含萬物。
《圣證論》曰:孔晁云,能吐生百穀謂之土。
《河圖挺佐輔》曰:自此百世之后,地高天下,山陵消去,不風不雨,不寒不暑,民復食土,皆知其母,不知其父。
《雷煥別傳》曰:煥與張華見異氣起牛斗之間。煥曰:"此寶劍也。"拜煥豐城令,到縣掘屋基入四十余尺,得一石函,中有雙劍,琢錯文采,翳而未明。君初經(jīng)南昌,遣人取西山北巖下土二升,黃白色,拭劍,光艷照耀,莫不驚愕。張公得劍,喜置坐側。曰:"此土南昌西山北巖土也,不如華陰山赤土,封一斤與君。"答書云:"詳觀劍體,真干將也。君更用赤土磨拭,逾益精明。"
宋躬《孝子傳》曰:宗承,字世林,父資喪,葬舊塋,負土作墳,不役童仆。一夕間,土壤高五尺,松竹生焉。
《荊州先德傳》曰:羅獻守巴東,吳遣盛曼說獻合從之計,詣獻求借城門,獻遣參軍楊宗謾曰:"城中土一撮不可得,何言城門乎?"
《三輔舊事》曰:成帝作延陵及起廟,竇將軍有青竹田在廟南,恐犯蹈之,言作陵不便,乃徙作昌陵,取土十余里,土與粟同價。
《關中記》曰:未央宮蕭何所造,周回二十三里,疏龍首山土為殿基;殿基出長安城上也。
《宣城記》曰:江矩吳時為廬江太守,以清稱徵還,船輕皆載土,時歲暮,逐除者就乞,所獲甚少,江乃語之,逐除人見而去。
盛弘之《荊州記》曰:武當縣有一溪,岸土色鮮黃,乃可啖。
《義興記》曰:陽羨縣塘西潛壤中有黃土,色如精金。
《法顯記》曰:阿育王在小兒時當?shù)缿?,?span id="vxlvsyv" class="ca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12436911">迦葉佛乞食,小兒欣喜,即以一掬土施佛,佛持還泥經(jīng)行地,因此果報作鐵輪王。
《晉太康地記》曰:城陽姑募縣有五色土。
《吳郡記》曰:吳縣余杭山出白土,光潤如玉。
《墨子》曰:商王紂不德,兼夜十日,雨土於亳。
《孫卿子》曰:子貢問于孔子。曰:"賜未知為人下者,其猶土也。深掘之而得甘泉,樹之而五穀蕃,草木植焉,禽獸育焉,生則主焉,死則入焉,多其功而不德,為人下者猶土也。"
《申子》曰:四海之內(nèi)、六合之間曰奚貴?曰:貴土,土,食之本也。
《淮南子》曰:伊尹曰,興土功也,修腳者,使之蹠鏵;強脊者,使之負土。
《淮南萬畢術》曰:東行馬蹄中土,令人臥不起。
又曰:灶之土不思故鄉(xiāng)。
裴玄《新言》曰:俗間有土公之神,云土不可動。玄有五歲女孫,卒得病,詣市卜,云犯土。玄即依方治之,病即愈。然后知天下有土神矣。
《物理論》曰:游濁為土,土氣合和而庶類自生。
《抱樸子》曰:土飯瓦胾,不療於饑。
《書·禹貢》:徐州,厥貢惟土五色。注:諸侯受命,各錫以方色土,建大社于國中,一曰冢土?!对姟ご笱拧罚耗肆②M痢?/span>
又后土,取厚載之義。共工氏子句龍為后土,位在中央,主於四季各十八日。
《禮·月令》: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黃帝,其神后土。
《周禮·冬官考工記》:土以黃,其象方。又星土,星所主土。
《周禮·春官》: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地。又度也。土圭之土訓度。詳圭字注。又業(yè)也。
《皇極經(jīng)世》:獨夫以百畝為土,大夫以百里為土,諸侯以四境為土,天子以九州為土,仲尼以萬世為土。
又星名,一曰鎮(zhèn)星?!?span id="rcvf6h0" class="ca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2565690">漢書》作填。詳填字注。又地名。
《春秋·僖二十八年》: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蔡侯,鄭伯,衞子,莒子,盟于踐土。注:鄭地。又姓。句龍為后土,子孫為氏。